特别访谈 >>正文
圣辉大和尚访谈录

1大和尚在中国佛学院读书期间,条件比较艰苦,学习非常刻苦,还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等学僧干部,请问您今天是怎样看待这一段学僧生活的?

站在今天的这个角度上,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一段学僧生活的教育意义:没有中国佛学院,就没有今天的圣辉;如果说我今天还能为中国佛教做一点事情,那是和中国佛学院的培养与教育分不开的。

我是82年考入中国佛学院,86年本科毕业,89年研究生毕业的。回顾这七年的学僧生活,印象很深,感慨很多,收获也很多,那时的中国佛学院经过文革浩劫后复苏不久,生活条件比较简陋,学习环境比较艰苦。甚至在日常生活上还使用粮票、饭票,学习教材大都是腊板刻制,油印而成的。但是我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学习生活很丰富。那时候教导我们的高僧大德很多,著名的除了院长赵朴老外,有巨赞法师、正果法师、明真法师、观空法师、黄念祖老居士、郭元兴老师、王新老师,还有我的中观学导师刘峰老师等;再有十世班禅大师,对我们也非常关心爱护,经常到佛学院来看望我们,我们同学也常常去拜访班禅大师,……这些佛门长者,都是增长我们学习动力的源泉,使得我们“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就个人来说,除了爱国爱教、正信正行外,最主要的就是发大心,修好佛法教理、文化知识的研究之外,还要做好班长和学生会主席工作。对于班里工作来说,我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四年来坚持做好同学们上殿上课的叫醒和打铃工作,这项特殊的工作培养了我的恒心和毅力;再就是在担任学生会主席时,组织本院同学办刊物,并与北大、清华等社会大学开展书法、佛学交流活动,举办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为同学们开阔视野创造条件。

另外我还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大寺院作实地调研,在考察了佛教界的真实状况后,写成考察报告上报朴老,向朴老提出“抓两头,取中间”的教育设想:根据僧团素质亟待提高、寺院管理人才奇缺的现状,在重点抓好僧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集中力量抓好中国佛学院与执事人员培训这两头,中级佛学院则放给有条件的省市重点寺院去办。

朴老当时很认真地听取了我的建议,在我完成研究生学业、留校任教后不久,就把到地方上去筹办中国佛学院执事进修班的重任交给了我。当然,这是后话。朴老是一位非常慈悲、智慧的老人,我的整个学僧时代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他老人家的栽培和成就,他老人家题写的“知恩报恩”的院训、还有“每天的提醒”、“每日四问”,一直都是激励我献身佛教事业的座右铭。

总之,在过去的那一段学僧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是佛学院赋予我智慧和愿力,是佛学院成就我在学习期间积累了比较充足的弘法资粮。顺便以一位老校友的身份给还在学院学习的同学们四句话:珍惜学僧生活,造就高尚僧格;要成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

 

2、您是《法源》的创刊人之一,请谈谈创办《法源》的指导思想,以及当时的办刊情景。

《法源》院刊总体上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国佛学院学生会主办的不定期会刊,当时我是第一任学生会主席,于1985年组织同学们创办《法源》,它是全体学生的一个学习园地(同时也有教职员工撰稿),办刊的目的是促进佛学交流,锻炼文字写作能力,扩大知识视野,推动教学改革。内容丰富多彩,有佛学作品、学术文摘、佛教诗歌、词赋、散文、生活随笔、新闻动态等。我记得“法源”刊名最初是白光老法师题写的,虞愚教授也题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朴老题词那是后来才有的。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文化大家梁漱溟先生还为我们《法源》题过四句话:学儒贵立志,学佛贵发愿,发愿者慈悲为怀、普度一切众生也。这对我们同学鼓舞很大,为《法源》增色不少。不过由于具体办刊的学僧们毕业后来去不定,没有专人负责,再加上办刊经费没有保障等多种原因,致使《法源》出刊了十一期后,于92年初中断出刊;第二个阶段是作为中国佛学院主办的不定期院刊,复办于1993年。那时我是佛学院教务长、副院长,《法源》的复刊词是我写的,当时给《法源》的定位是:“作为中国佛学院的院刊,他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他要为祖国的伟大而讴歌!他要为我们佛教的辉煌而赞叹!他要为中国佛学院的崛起而呐喊!”在内容上设有“佛学讲座、法源论坛、大德风范、学院风采、教学研究与探索、佛教诗文选、未来人天师表”等栏目;第三个阶段是成为中国佛学院学报,专门登载佛教教理研究论文。《法源》在前二个阶段是综合性的刊物,由法师、老师、学僧们免费撰稿、排版印刷,办刊的条件比较差,不过大家都很用心,热情也高,克服了很多困难,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是有较大的开创性。后来办成定期的学术性的学报,由专人负责,办刊的条件也好多了。不过,对于中国佛学院来说,一本综合性的期刊也是需要的,我希望今后的《法源》能够兼容综合性、学术性二种特色,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反映“法海真源”的丰富内涵了。

 

3您在中国佛学院曾经担任过班主任、教务长、副院长,现在是常务副院长,一直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推动着佛学院的健康发展,请问您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体会是什么?

这说明我和中国佛学院有殊胜的因缘,正因为因缘殊胜,所以对佛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以前是在佛学院里受教育,到后来是为佛学院服务,推动佛学院教务工作。首先说我在作班主任时,主要是带领学僧们过好学修生活,坚持上殿过堂,和他们一道做好宗教修持,坚持爱国爱教的方向,养成高尚的人格、僧格、国格。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工作重心是围着学僧转;在担任教务长、副院长期间,就要全盘考虑学院的整体工作,抓好道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调整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等。具体说,比喻为了活跃学院的学习气氛,复办《法源》院刊;为了端正校风,顶住压力,处理违犯校规院纪的学僧;成立研究生班,将研究生录取制度从推荐改为考试;搞好硬件建设,促成杨钊居士赞助佛学院教学大楼项目等。

总的来说,不同时期的工作职责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一个职务都是一份责任。要胜任好这份责任就必须秉承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处处报恩、处处利众的理念;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佛门师长的恩德,不辜负各方面领导的信任,无愧于自己的良心、职责。

 

4佛学院办学五十年,您认为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佛学院五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可以分二个阶段来总结。文革前的成就,正如朴老所说:“中国佛学院从开办到文革前,造就了数百名爱国的、具有相当佛学水平的汉藏僧才,其中大多数成了各级佛教协会和重要寺院的骨干。”至于文革后的成就,中国佛教协会在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文献中,总结教育事业五十年时,也作了积极的肯定:(一)培养了一支热爱祖国、具有一定佛学造诣的中青年教职人员队伍,他们中有些已经进入中国佛教协会领导层,成为佛教界领袖人物,有些在地方佛教协会和各大寺院担任主要负责人,正在为全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在拨乱反正、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过程中,解决了佛教界人才青黄不接、新老交替的问题,保证了佛教活动的正常开展。(三)在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在开展国际佛教交流、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爱教的骨干力量。(五)为地方佛教院校培养了一批师资队伍,积累了在新形势下办好佛教院校的成功经验。为推动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我们要再接再厉,化成就为动力,立足现代,面向未来,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来!

 

5针对中国佛教的现状,您认为中国佛学院的办学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中国佛学院是中国佛教教育的标志。在这五十年来,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办学经验,获得了非常丰硕的办学成果。但是我们不能自我满足,固步自封。还要针对中国佛教的现状,挖掘中国佛学院的潜力,继续推动中国佛学院的健康发展。我个人认为,中国佛学院的办学方向是否可朝这几个方面发展:

(一)在继续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遵循“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的办学原则、培养爱国爱教、德才兼备的僧伽人才的前提下,还要响应2005年在峨嵋山举行的、中国佛教教育座谈会上提出的二点办学要求:落实“振兴佛教、服务社会、维护和平”的办学宗旨;树立“继承传统、适应现代、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也就是说,我们在培养僧才时,要考虑提高学僧面向未来发展的综合素质,培养学僧适应现代弘法需要的能力。

(二)在继续改善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办学规模。中国佛学院目前是国内的高级佛教院校,我们要把她办成一所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实力、相当规模的佛教大学。由于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中国佛学院扩建计划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到时候硬体建设一步到位,就要在软体建设上多下功夫,增强师资力量,充实研究领域等。不过我相信待以时日,经过我们大家不懈的努力和发心,把中国佛学院办成一所国际上一流的佛教大学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三)在继续坚持“学修并重、解行相应”的原则上加大“修”、“学”的深度、广度,以便于培养出各类专门人才。促使学僧的理论知识与德行修持同步增长,这是我们培养学僧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根据学僧的特点,结合弘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大学、修力度和创新精神。比喻在“修”的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办禅堂、念佛堂,闭关、阅藏等方式来培养学僧的实修功夫,使他们成为专门的修行人才、讲经弘法人才;在“学”的方面,要扩大研究学科的广度,可以在八宗专业之外,增加一些教育、管理、传统文化等学科,以及梵、巴、藏、英、日等多种语言的专门学习,培养一些寺院管理人才、佛学研究人才、对外交流人才来,以促动未来佛教的进一步发展。

(四)在继续实施国内国外培养、长线短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上加强系统性和信息化的考量。中国佛学院曾经多次选派优秀学僧到国外留学,而且也曾在国内举办过短期培训班,这些有益的尝试为佛教界培养了大量僧才。现在,我们要进一步有计划的做好这二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选派留学僧方面,要整体考虑国内研究和佛教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相关人才的培养系统,真正形成人才济济、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二是在长线短线教育方面,要借助现代通讯资源、网络技术,面向全国举办函授班、开展网络教育,这既可以教育学院之外的四众弟子,还能够锻炼学院内的年轻法师,因此说,这也是佛学院未来办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教育设想,能否可行,主要取决于是否因缘成熟,最主要的是办好佛学院需要大家共同发心、发愿,并为之奉献智慧和心力。

 1 
图片和文字属中国佛学院版权所有,请勿擅自转载、翻印!
中国佛学院 Copyright © 2006 www.zgfx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