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中国佛学 > 法源 > 总第二十七期(2009年)

佛教艺术研究的一朵奇芭——评《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一书

作者:黄陵渝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5月16日

 

 

近来看了一本好书,王志远博士撰写的《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月出版,301千字,定价:¥36.00元)。

志远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少见的具有文人名士风采的学者,这与他自幼学习书法、绘画、声乐、朗诵,后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插队时,一直担任电影放映员的艺术生活经历与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志远1977年考入内蒙古大学中文系,1981年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系汉地佛教专业,1984年取得哲学硕士学位。2001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在职研究生,2006年取得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宋初天台佛学窥豹》(论文集)、《禅诗今译百首》、《(教观纲宗>今译》、《金刚錍今译》等,以及《中国宗教改革刍议》、《中国佛教初传史辩述评》、《回顾千载展望百年一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中国佛教》、《对中国佛教现状的思考》、《佛教表现艺术的内涵及其在中国佛教传播初期的重要价值》、《对转读和唱导的再认识》等多篇论文。他曾任《宗教文化丛书》主编、《世界名著鉴赏大辞典》主编译兼总审校、《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中国大陆总编、《佛教文化》杂志主编、《中华佛教二千年》主编。多年的系统学习与研究,使他拥有了坚实的佛教及其艺术理论功底。

志远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多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宗教经济学分会会长、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因工作之需,他经常有机会到国内外诸多寺庙进行实地访察,搜集到许许多多的第一手资料,更加深了他学术眼光的高度、广度与深度。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一书就是展示志远深厚学术功力的一部上乘之作。该书是一部关于佛教艺术的实用研究专著,全书以对佛教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站在佛教自身发展的角度,考察佛教表现艺术发生、发展的规律,力图建立佛教表现艺术的理论体系。

该书内容提要强调:宗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两大门类,前者基本以静止的形态出现,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及工艺美术等,需要受众具备主观的审美要求;后者基本以运动的形态出现,包括念诵、仪轨、经忏、对白、音乐、舞蹈、杂技、幻术、戏曲、戏剧等,对受众具有主动的审美感召。中国佛教在两千年的发展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造型艺术已经有很多人研究,成绩斐然,而表现艺术是一个新开垦的领地,该书旨在填补这方面的学术空白。正如志远对他的博士导师张燕瑾[1]所言:“面对一个有价值的学术课题,好像开掘一座富矿,尽管披荆斩棘破土寻苗时是枯燥的,但是越深入研究,越感觉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开拓,更深邃的理念值得阐扬,研究的极限可谓无穷,因而也愈有吸引力,愈能激发兴味。”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一书共四章、二十二节。

开篇引言先交代了汉魏六朝时期佛教的历史背景:

汉魏六朝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 年)到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 ,佛教用了582 年的岁月度过早期的“译传阶段”。佛教刚刚传人中国后的百余年间,并没有独立地位,它的发展形式基本上是依附于当时被汉朝推崇备至的黄老之术,作为一种祭祀手段,以祈求福祥。这是东汉帝王奉佛的基本特征。但是在三国两晋之后,中国佛教从最初与中国思想和现实的简单生硬结合,渐渐转向以追本溯源为手段,以分庭抗礼为目的的大规模翻译与专题研究。而这种追本溯源,当然不可能彻底解决一些人所发现的译文不准确的问题,反倒促进了具有更浓厚的中国特色的更成熟的佛教不断成长。在这一阶段里,以道安等高僧为领袖的中国本土僧团不仅逐步使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中国佛教“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处世立场,深化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陈末隋初的佛学大师智颇,则以创立天台宗(法华宗)的历史业绩,为汉魏六朝的中国佛教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迎接中国佛教进人不断涌现伟大创造的隋唐鼎盛时代开启了大门。

随后,作者提出佛教艺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同样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经过长时间的全面考察和独立思考,认为佛教艺术应将表现艺术与造型艺术相提并论,使之具有艺术两大分支之一的地位。该书试图致力于建立佛教表现艺术的理论研究体系,以对佛教理论的深人研究作为立论的基点,站在佛教自身发展的角度,考察佛教表现艺术的发生发展规律。该书要解决的问题是:从佛教传入中国之日始,佛教表现艺术为其存在和发展做了什么?佛教表现艺术利用艺术表现了什么?佛教表现艺术是如何伴随着中国佛教一同成长变化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佛教表现艺术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是什么?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特色是什么?建立佛教表现艺术的理论体系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该书加以尝试,并第一次公诸于世。

再后,作者申明:全书旨在集中阐述汉魏六朝时期佛教表现艺术,并通过这一研究,为进一步认识这一时期相关的文学艺术活动提供借鉴,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大科研成果,把研究领域扩大到隋唐乃至宋元明清奠定基础。为此,该书仅限于汉魏六朝时期,隋唐之后暂不涉及,因此变文、俗讲以及杂剧、目连戏、歌舞乃至藏戏等方面的佛教表现艺术暂付阀如,不予讨论。在写作方法上,该书采取了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去探求。

 

该书第一章探讨了佛教表现艺术的基本范畴;对宗教表现艺术与世俗的表现主义及行为艺术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对比;概括了佛教表现艺术的特征及三大构成要素:场面、情景、情节;在对历史进程的分析中,总结了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三种特殊形式:行为魔幻化、对白戏剧化、仪轨艺术化。对佛教表现艺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对佛教仪轨与念诵的研究、对佛教音乐的整理与研究、对佛教戏剧戏曲的研究,该书逐一加以综述和评论。

该书第二章介绍印度佛教从对世俗表现艺术的排斥转变为推崇佛教表现艺术并取得高度艺术成就,为中国佛教产生和发展表现艺术的可能性设置了潜在的前提。“伊存授经”、迦腻色伽王历史定位、西域三个时空要素,决定了印度佛教表现艺术向中国的输入和嬗变。楚王英“洁斋三月”的史实,被解读为中国佛教表现艺术史上的首要事件。桓灵二帝及笮融的奉佛活动显示出佛教表现艺术的初步中国化。而行为魔幻化成为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特殊形式之一。

该书第三章提出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早期形态要点之一是在音乐领域开展初步探索。从三国至西晋,佛教主要倾向是彻底中国化,即尽量用中国人的习惯语汇表达佛教概念。曹植是力图使梵呗中国化的领军人物。所谓“古声”,就是曹植把梵呗中国化的尝试。梵呗及其后影响深远的转读,成为佛教表现艺术的重要形式。竺法护在译经方面的努力,与曹植及其追随者的努力具有同样的时代精神。但是,虽然号称曹植开创了中国佛教音乐,其实佛教表现艺术的舞台上,明帝以降几百年,始终是梵僧占据主导地位。史实证明,单纯的生硬的中国化道路是走不通的。

这种情况在两晋期间发生变化,突出表现是出现了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特殊形式之二:对白戏剧化,以及特殊形式之三:仪轨方面的突破。名著《世说新语》 生动地反映了佛教表现艺术的对白戏剧化潮流。道安制定了对于表现艺术至关重要的颇具中国特色的“僧尼轨范佛法宪章”,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该书第四章讲述了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的全面推进和发展,首先是杂密经典起到推动作用,一部《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显示了崭新的场面。其次是一卷《 破魔露布》 奇文,留下具有情节结构的拟剧本文献。而众多杰出人物的涌现,显示出中国佛教表现艺术已经在中国本土出现更广泛的发展前景。转读梵呗的适度中国化和唱导因果的中国式弘法创新,在众多杰出人物的艺术行为中得到生动表现。《梁皇忏》 、《 法华三昧忏仪》 不仅是南北朝佛教表现艺术的压轴之作,而且为中国佛教迈向隋唐鼎盛时代敲响了惊天动地的洪钟。

最后,作者提出:不了解佛教,就难以彻底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文化史,这一点已经成为目前文化界、学术界的基本共识。但是要真正能够以佛学的底蕴揭示文学艺术的奥妙,是一件尽管加倍努力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的事。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一书,书前有著名学者杜继文、舒乙、张燕瑾写的序言,和作者本人的引言及一些佛教仪式、法会的图片,书后附有《弘明集》等附录,这些都有助于读者了解和理解什么是中国佛教表现艺术及其精髓。

 



[1]张燕瑾,1939 年生,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戏剧理论家。

 

 

中国佛学院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9号 9 Fayuansi Qianjie,Xicheng,Beijing 100052 China
TEL:010-83520844,83517183 FAX:010-83511897
网站电话:010-83511897 邮件:zgfxycn@sina.cn 京ICP备15002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