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此仪轨产生两种理解
悬赏: 10 积分 提问于:2018-04-23 20:20:52 点击数:
我决定按照某仪轨念诵楞严咒。仪轨是这样的:
1、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2、前言
3、全咒(五会)
4、楞严咒心(108遍)
5、回向偈
关于计数,我的第一种理解是“将以上5个步骤完整进行一遍,算作念诵楞严咒一遍,若是念诵两遍,则相当于要将全咒念两遍,并再念咒心108*2=216遍”,我的第二种理解是“以上仪轨为一次功课的仪轨,比如某次功课要念两遍楞严咒,则只需在进行第三步时,多念一遍即可,第四步则依旧念108遍”。
刚才说得不太好,这么讲吧。是不是某次功课内要将5步全都进行3遍,才算是念了三遍?还是说只需将第三步进行三遍,其余四步则进行一遍?
再补充一点,问答的网页中有个名叫“心如何稳定”的用户问了“为什么能够拆分、能够变化、依靠条件而成的事物都不实在”,这个问题是不是不太方便解答?为何没有答复?还是说要用沉默来回答?还是说应该自己多学一点,以后就明白了?还是说即使是回答了我也听不进去,所以就不回答了?
(共 2 个回答) 网友回答
建议你专心持诵楞严咒,最后回向功德就行了,不要纠结在多少遍,多少个来回,这些个枝末问题上。
佛教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事物的缘起缘灭都靠因缘,因缘聚则事物生,因缘散则事物灭。故一切事物不是永久存在,永远不变的,都是时时在变化中,所以称之为不实在。
回答者:
一起学佛 -
经理 [四级]
04-24 09:08
如果咒语和仪轨有用的话,就没有佛教了,那印度教等外道就是真理了。
可事实并非如此
回答者:
优婆塞 -
试用期 [一级]
03-01 14:03